剧情简介

《重庆谈判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93年摄制,李前宽、肖桂云、张夷非联合执导,古月、孙飞虎主演,以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的谈判为背景,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历史性努力。

《重庆谈判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93年摄制,李前宽、肖桂云、张夷非联合执导,古月、孙飞虎主演,以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的谈判为背景,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历史性努力。(展开全部)


“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”
——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深刻总结,体现对历史规律的洞察。
“针锋相对,要看形势。有时候不去谈,是针锋相对;有时候去谈,也是针锋相对。”
——毛泽东回应外界质疑,强调谈判的战略意义。
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,人民好比土地。我们到了一个地方,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,在人民中间生根、开花。”
——彰显共产党“一切为了人民”的初心。
“蒋介石想用一桌酒席,买下我们的人民军队,办不到!”
——周恩来怒斥国民党谈判条件,揭露其假和平、真内战的阴谋。
“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。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,但解放区的问题没有解决,军队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解决。”
——毛泽东对谈判成果的客观评价,揭示“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”。
​​“针锋相对,要看形势。有时候不去谈,是针锋相对;有时候去谈,也是针锋相对。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对谈判策略的总结。揭示中共以灵活姿态应对国民党阴谋,既展现斗争智慧,又避免历史责任。
​​“世界潮流,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驳斥国民党独裁主张。引用孙中山名言,强调和平民主是历史必然,直指国民党逆流而动的本质。
​​“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其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其赤。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回应蒋介石威胁。化用《吕氏春秋》典故,表明共产党人坚守信仰、绝不妥协的决心。
​​“你们有《剿匪手本》,我们有《论持久战》!”​​
——周恩来揭露国民党双标。对比两党文件性质,戳穿其“剿共”谎言,彰显中共以理论武装斗争的自信。
​​“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。以事实为证,可以证明天下。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离渝前的演说。预言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流动性,强调民心向背决定历史走向。

2对“重庆谈判”的想法

  1. 佳怡 2025年4月19日
    该片获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、第17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,成为主旋律电影“史诗化”叙事的典范。 学者评价其“将政治博弈转化为人性叙事”,豆瓣评分8.2,... 展开全部
  2. 佳琦 2025年4月19日
    《重庆谈判》不仅是一部历史巨制,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。它提醒我们:和平需以实力为后盾,民主需以人民为根基,统一需以共识为桥梁。正如毛泽东所言,“世界是在进步的... 展开全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