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《甲方乙方》由冯小刚执导并编剧,葛优、刘蓓、何冰等主演,1997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。影片以19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,讲述四位自由职业者姚远(葛优饰)、周北雁(刘蓓饰)、钱康(冯小刚饰)、梁子(何冰饰)突发奇想创办“好梦一日游”公司,通过帮助客户实现荒诞或温情的梦想,逐渐从“商业游戏”转向真诚情感联结的故事。
关键情节
荒诞开局:
书店老板(英达饰)梦想成为巴顿将军,厨子(李琦饰)渴望体验被捕就义的“英雄时刻”,大款想感受“吃苦”,大男子主义者想当“受气包”……四人组在满足客户离谱要求的过程中闹出连篇笑话。
温情转折:
为癌症夫妇圆“团圆梦”,姚远将婚房借出;帮助失恋青年重拾自信;揭露明星光环下的孤独……团队从“赚钱”转向“助人”,逐渐投入真情。
现实回归:
年终总结时,四人发现“好梦”终是虚幻,但过程中收获了友情与成长。结尾姚远感慨:“1997年过去了,我很怀念它”。
《甲方乙方》由冯小刚执导并编剧,葛优、刘蓓、何冰等主演,1997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。影片以19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,讲述四位自由职业者姚远(葛优饰)、周北雁(刘蓓饰)、钱康(冯小刚饰)、梁子(何冰饰)突发奇想创办“好梦一日游”公司,通过帮助客户实现荒诞或温情的梦想,逐渐从“商业游戏”转...(展开全部)
对现实的讽刺
“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,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。”
(姚远对婚姻观的犀利总结,映射90年代物质与情感的冲突)
“你给健康人注射吗啡是犯罪,给垂死病人用吗啡却是道德。”
(钱康反驳客户对“临终关怀”的质疑,暗讽社会道德双标)
荒诞中的哲理
“我们这不搞三六九等,凡是群众需要的,就是我们乐意奉送的。”
(公司口号,体现草根创业者的理想主义)
“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!”
(葛优拒绝客户无理要求时的经典回应,成为时代流行语)
情感共鸣
“等再过两年,山里头也富了,你要想吃苦,就得往沙漠无人区送了。”
(梁子对“吃苦体验”的调侃,暗含对贫富差距的思考)
“1997年过去了,我很怀念它。”
(片尾独白,以年份标记时代情绪,引发集体怀旧)
“1997年过去了,我很怀念它。”
片尾台词以怀旧口吻收束全片,既是对90年代社会变迁的感慨,也暗示物质丰裕时代精神匮乏的困境。
“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。”
葛优饰演的姚远调侃“受苦”书商时脱口而出,以幽默方式解构“苦难崇拜”,讽刺部分人对“吃苦”的矫情想象。
“打死我也不说!”
书商在“受刑”时反复念叨的台词,源自样板戏《红灯记》,通过戏谑改编,展现角色在极端情境下的荒诞坚持。
“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,而没有房子的婚姻更不幸福。”
姚远对北漂青年说的话,以现实笔触揭示90年代“住房焦虑”对婚姻关系的渗透,成为对时代症候的精准概括。
“其实,我挺同情的,可这实在是没辙。”
姚远在拒绝客户时的口头禅,以无奈语气展现小人物的生存智慧,也暗示社会规则对个体的无形束缚。
2对“甲方乙方”的想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