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毛泽东在1925》是由潇湘电影制片厂于2001年推出的历史题材影片,以毛泽东1925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为主线,展现其早期革命探索。影片中,毛泽东(王霙饰)与妻子杨开慧(涓子饰)、弟弟毛泽民(李维民饰)回到湖南韶山冲,面对地主豪绅的压迫,他以开办农民夜校为起点,通过“施计题写校名”“智斗族规”等策略,启发农民思想觉悟。影片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建立韶山第一个党支部的过程,并通过“平粜除米”“耍龙求雨”等事件,揭露地主囤粮剥削的恶行,最终带领农民开展斗争,播下革命火种。

《毛泽东在1925》是由潇湘电影制片厂于2001年推出的历史题材影片,以毛泽东1925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为主线,展现其早期革命探索。影片中,毛泽东(王霙饰)与妻子杨开慧(涓子饰)、弟弟毛泽民(李维民饰)回到湖南韶山冲,面对地主豪绅的压迫,他以开办农民夜校为起点,通过“施计题写校名”“智斗族规”等策略...(展开全部)


尽管影片台词多聚焦于时代背景,但以下片段具有代表性:
​​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​​
——影片结尾呼应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的豪情,隐喻其革命理想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当。
​​“打倒洋财东!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将“打倒帝国主义”转化为农民易懂的口号,体现其动员群众的智慧。
​​“山沟里也能生长马克思主义!”​​
——毛泽东坚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,展现其革命信念。
​​“农民兄弟姐妹们第一次扬眉吐气!”​​
——在祠堂斗争中,毛泽东驳斥地主,彰显打破封建桎梏的决心。
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!”
面对革命低潮,毛泽东以“火星子”比喻革命力量,坚信微小火种终将引发燎原之势,体现其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。
“只要把火星子丢上去,那就是熊熊烈火。”
强调革命火种的传播力量,与“星星之火”形成呼应,彰显毛泽东对群众运动的信心。
“我等你,一年不回,我等十年;十年不回,我等一辈子。”
毛泽东对革命同志的承诺,展现革命者对理想的执着与牺牲精神。
“见过鬼的人不怕黑,因为心里清楚,这是黎明前的黑暗。”
以“黎明前的黑暗”比喻革命低潮,表达对胜利的坚定信心,成为激励后人的经典隐喻。
“我们的原则,是党指挥枪,不是枪指挥党。”
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,奠定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基础。
“我们今天的行动,就是为中国革命留下种子。”
强调革命行动的战略意义,体现毛泽东对革命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。
“起义箭在弦上,绝不能停!”
表现革命行动的紧迫性与决心,凸显历史转折点的关键抉择。
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,怎么能建立全新的革命队伍?”
强调革命需要牺牲精神与坚定意志,成为激励奋斗者的箴言。

2对“毛泽东在1925”的想法

  1. 佳琦 2025年4月29日
    《毛泽东在1925》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佳作,更是一部关于革命信念与道路探索的启示录。它通过青年毛泽东的奋斗历程,传递了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坚定信念,提醒我们... 展开全部
  2. 佳怡 2025年4月29日
    ​​获奖荣誉​​:获第21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、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等,肯定其历史叙事与艺术创新。 ​​创作突破​​:打破传统主旋律影片的刻板模式,通过民俗元素(如祭... 展开全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