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胭脂扣》是1987年由关锦鹏执导的爱情电影,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。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香港石塘咀为背景,讲述名妓如花(梅艳芳 饰)与纨绔子弟十二少(张国荣 饰)的禁忌之恋。两人因身份悬殊无法结合,约定吞食鸦片殉情,但十二少被救活,如花含恨而终。53年后,如花以鬼魂之躯重返人间,寻找负心人,最终发现十二少苟活于世,两人阴阳永隔。影片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,探讨爱情、生死与人性,被誉为“凄美爱情绝唱”。

《胭脂扣》是1987年由关锦鹏执导的爱情电影,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。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香港石塘咀为背景,讲述名妓如花(梅艳芳 饰)与纨绔子弟十二少(张国荣 饰)的禁忌之恋。两人因身份悬殊无法结合,约定吞食鸦片殉情,但十二少被救活,如花含恨而终。53年后,如花以鬼魂之躯重返人间,寻找负心人,最终发...(展开全部)


​​“如梦如幻月,若即若离花。”​​
如花与十二少初遇时对唱的戏词,隐喻两人爱情的虚幻与短暂,成为全片情感基调的凝练表达。
​​“负情是我的名字,错付千般相思。”​​
如花在遗书中对十二少的控诉,直指爱情承诺的脆弱与命运的荒诞。
​​“你会不会为我而死?”“不会。你呢?”“我也不会。”​​
两人初识时的试探性对话,暗示了这段感情从一开始便埋下悲剧的种子。
​​“真实的东西是最不好看的。”​​
如花对爱情的注解,揭示她以死亡追求永恒纯粹的执念。
​​“我不再等了。”​​
如花将胭脂扣归还十二少时的决绝,宣告对虚伪爱情的彻底放弃。
“真实的东西是最不好看的。”
台词背景:如花对十二少说。
深层含义:道破爱情虚幻的本质。如花深知十二少对她的爱掺杂着对风月场的猎奇,而她亦在扮演“痴情女子”的角色。这句台词暗示二人的感情从一开始便建立在谎言之上。
“这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,只不过戏比人生多些浪漫。”
台词背景:如花与十二少在戏院看戏时感慨。
深层含义:以戏喻人生,揭示影片主题。电影中的“殉情”如同一出精心设计的戏码,十二少沉迷于戏剧化的浪漫,却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。
“你会为我殉情吗?我答应你,一定陪你一起死。”
台词背景:如花与十二少约定殉情前的对话。
深层含义:暴露爱情的脆弱性。如花以死亡试探真心,十二少虽口头应允,实则贪生怕死。这句台词将爱情的承诺与背叛推向极致。
“我哭,并不是因为我爱你,而是因为我恨我自己。”
台词背景:如花在现代找到十二少后,对袁永定说。
深层含义:如花恨自己执迷不悟,五十三年仍放不下虚妄的爱情。这句台词将悲剧从“爱情”升华为“自我救赎”的主题。
“这胭脂盒我挂了五十三年,现在还给你,我不再等了。”
台词背景:如花将定情信物交还十二少。
深层含义:胭脂扣是爱情的信物,也是枷锁。如花归还胭脂扣,象征她终于挣脱执念,完成自我解脱。

2对“胭脂扣”的想法

  1. 佳怡 2025年5月12日
    《胭脂扣》以一曲缠绵悱恻的鬼恋,唱尽了爱情的虚妄与人生的荒诞。如花与十二少的故事,如胭脂扣上的雕花,精致却易碎。影片提醒我们:真正的爱情,不是戏台上的山盟海誓,... 展开全部
  2. 佳琦 2025年5月12日
    影片拍摄于中英谈判前夕(1984年),通过如花对“我是香港人”的宣言,暗喻港人在回归前的身份焦虑与历史迷失。 《胭脂扣》以极致浪漫包裹残酷现实,通过如花与十二少... 展开全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