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是由杨德昌执导,张震、杨静怡、张国柱等主演的剧情犯罪电影,于1991年7月2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。影片改编自1961年台湾真实少年杀人案件,以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北为背景,通过青少年小四的视角,展现社会动荡、家庭压抑与青春成长的残酷碰撞。

​​剧情梗概​​
​​背景与人物​​
​​小四(张震饰)​​:建国中学夜间部学生,品学兼优,家庭背景复杂(父亲为公务员,母亲代课)。
​​小明(杨静怡饰)​​:家世不幸,母亲靠帮佣维生,性格早熟,周旋于多个男生之间。
​​哈尼(林鸿铭饰)​​:“小公园帮”老大,因争夺小明被“217眷村帮”杀害。
​​核心冲突​​
小四对小明的爱慕逐渐扭曲,因小明移情别恋好友小马,加之父亲因政治事件被解雇、哈尼之死等打击,最终在牯岭街旧书市将小明连刺七刀致死。
​​社会隐喻​​
影片通过帮派斗争、家庭崩解、政治迫害等事件,揭露1960年代台湾社会的压抑与混乱,映射外省移民的生存困境与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崩塌。

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是由杨德昌执导,张震、杨静怡、张国柱等主演的剧情犯罪电影,于1991年7月2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。影片改编自1961年台湾真实少年杀人案件,以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北为背景,通过青少年小四的视角,展现社会动荡、家庭压抑与青春成长的残酷碰撞。 ​​剧情梗概​​ ​​背景与人物​​ ...(展开全部)


经典台词(19)
​“这个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什么的,我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。”​​
——小明对小四的冷漠回应,揭示两人关系的本质矛盾与时代的荒诞。
​​“弱者送给弱者的一刀。”​​
——小四刺死小明后,旁白点明暴力的本质是弱者对命运的无力反抗。
​​“读那么多书,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。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勇敢地相信它,那读书有什么意思?”​​
——小四父亲的教育观,体现传统价值观与现实的冲突。
​​“带种就玩真的,玩真的就玩到底!”​​
——帮派冲突中的对白,凸显青少年对暴力的盲目崇拜。
​​结尾镜头​​
小四被捕后,朋友小猫王录制的英文歌《阳光灿烂的夏日》被警察丢弃,象征纯真与希望的彻底破灭。
青春迷惘的声声叩问
“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!我就好像这个世界一样,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!”
小明对小四的告白,揭示了她对生存法则的清醒认知。在动荡时代,她选择依附强者,将爱情视为生存工具,这句话成为她悲剧命运的注脚。
“读那么多书,就是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。如果到头来,自己做的事都不能让自己受尊敬,那读书有什么用?”
小四父亲在狱中的独白,道出知识分子的无力感。他恪守道德准则,却在现实中碰壁,暗示体制对个体的压迫。
“你不怕吗?你还敢去爱别人?你连自己都不爱!”
小四对小明的质问,暴露出青春期的偏执。他试图用暴力证明爱的纯粹,却将爱情异化为占有,最终滑向毁灭。
“不要哭了,以后你会变得更坚强。”
小明安慰哭泣的同伴时,语气冷静得近乎残酷。这句台词暗示她早已学会用冷漠掩饰脆弱,成为时代洪流中的幸存者。

2对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”的想法

  1. 佳乐 2025年5月19日
    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以一场青春悲剧,叩问着时代的荒诞与个体的宿命。小四的刀,刺向的不仅是小明,更是那个吞噬理想的黑暗世界。影片告诉我们:当青春遭遇历史的重压,... 展开全部
  2. 佳琦 2025年5月19日
    ​​奖项​​:第2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、最佳原创剧本;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。 ​​影评​​:焦雄屏称其为“时代杀人”的寓言,杨德昌以“青春为镜,照见... 展开全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