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建党伟业》是由韩三平、黄建新联合执导的史诗历史片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。影片以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为时间主线,全景式展现近代中国从封建帝制崩溃到马克思主义传播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风云历程。

​​三段式叙事​​:
​​民初动乱(1911-1917)​​:
辛亥革命推翻帝制,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。袁世凯复辟帝制、签订“二十一条”出卖主权,引发护国战争。孙中山与蔡锷联手讨袁,最终北洋军阀混战,民生凋敝。
​​思想觉醒(1917-1919)​​:
俄国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,陈独秀、李大钊创办《新青年》,发起新文化运动。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点燃五四运动,学生与工人罢工抗议,民族意识觉醒。
​​建党伟业(1921)​​:
毛泽东、周恩来等青年才俊深入工人群众,传播革命思想。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,因法租界干扰转移至嘉兴南湖游船,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完成建党使命。
​​群星阵容​​:
刘烨饰青年毛泽东,陈坤饰周恩来,张嘉译饰李大钊,周润发饰袁世凯,冯远征饰陈独秀,马少骅饰孙中山,汤唯、廖凡等青年演员演绎历史细节。

《建党伟业》是由韩三平、黄建新联合执导的史诗历史片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。影片以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为时间主线,全景式展现近代中国从封建帝制崩溃到马克思主义传播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风云历程。 ​​三段式叙事​​: ​​民初动乱(1911-1917)​​: 辛亥革命推翻...(展开全部)


经典台词(22)
时代强音中的信仰觉醒
“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!”
场景:李大钊在北大课堂慷慨陈词,向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。
深意:这句台词直指中国道路的选择问题,以“绝不会辜负”的坚定语气,宣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必然性。
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
背景:少年周恩来(陈坤饰)在课堂上的铿锵回答,回应老师“为何读书”的提问。
隐喻: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复兴绑定,暗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,呼应后续“五四运动”中学生的爱国行动。
“中国的土地,可以征服,而不可以断送!中国的人民,可以杀戮,而不可以低头!”
语境:五四运动中,学生领袖罗家伦(王力宏饰)在游行队伍前发表演讲。
功能:以排比句式强化民族尊严,点燃观众爱国情感,成为影片情感高潮之一。
“我们今天的行动,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!”
场景:陈独秀在《新青年》编辑部对同仁的鼓舞,这句台词以画外音形式出现。
深意:将“新文化运动”与“国家未来”关联,暗示思想启蒙对革命的决定性作用。
​​“领土不整,国家必亡!国家有难,匹夫有责!”​​
孙中山在革命动员中的呐喊,强调民族危亡之际的责任担当。
​​“工人的工字怎么写?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,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,这个天,是天下的天!”​​
李大钊向工人宣讲马克思主义,揭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。
​​“我们今天的行动,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!”​​
五四运动中学生领袖的宣言,展现青年觉醒的激情。
​​关键场景​​:
​​火烧赵家楼​​:北大学生抗议卖国贼曹汝霖,火烧其宅,标志五四运动高潮。
​​南湖红船​​:中共一大闭幕场景,13名代表轻声诵读《共产党宣言》,象征希望萌发。

2对“建党伟业”的想法

  1. 佳怡 2025年5月23日
    红船破浪的精神丰碑 《建党伟业》以近乎虔诚的笔触,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觉醒年代镌刻于光影之中。它不仅是一部历史片,更是一部关于信仰、道路与使命的哲学报告。李大钊... 展开全部
  2. 佳琦 2025年5月23日
    主旋律创新​​:突破传统说教模式,以商业大片手法(如快节奏剪辑、明星群戏)吸引年轻观众,获第14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。 ​​教育意义​​:入选多所高校思政课教学案... 展开全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