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《非常大总统》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摄制的历史题材影片,由孙道临自导自演,张晓敏、李定保等主演。影片聚焦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至1922年陈炯明叛变的历史事件,展现其从北伐理想破灭到确立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革命道路的转变历程。该片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,并成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的重要献礼作品。孙中山在广州就职,提出北伐以结束军阀割据。陈炯明(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)暗中勾结北洋军阀吴佩孚,阻挠北伐并图谋割据广东。
陈炯明部下抢劫北伐军粮饷、走私鸦片,甚至策划暗杀孙中山。粤军参谋长邓铿因反对陈炯明被暗杀,孙中山命陈炯明赴梧州谈判遭拒。
孙中山在桂林会见第三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党代表张太雷,受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建议启发。北伐军直逼南昌时,陈炯明趁机在广州发动兵变,孙中山登永丰舰指挥反击,虽被迫终止北伐,但自此转向新三民主义革命道路。
《非常大总统》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摄制的历史题材影片,由孙道临自导自演,张晓敏、李定保等主演。影片聚焦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至1922年陈炯明叛变的历史事件,展现其从北伐理想破灭到确立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革命道路的转变历程。该片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,并成...(展开全部)
经典台词(16)
纠错 补充反馈
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而是要流血牺牲!但流血牺牲后,我们能否换来一个真正的新中国?”
(孙中山对部下的训示,揭示革命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冲突)
“陈炯明,你口口声声说联省自治,可广东的百姓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!”
(孙中山痛斥陈炯明背叛,凸显革命者与军阀的本质分歧)
“永丰舰上的每一发炮弹,都要打醒沉睡的中国人!”
(孙中山登舰指挥反击时呐喊,展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)
“我们失败了,但失败中孕育着真理——只有唤醒工农大众,革命才有出路!”
(孙中山总结教训,预示新三民主义的诞生)
“宋庆龄,记住:革命者的眼泪只能咽在肚子里!”
(孙中山目睹宋庆龄险遭刺杀后的悲愤,刻画革命者的隐忍与牺牲)
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!”
孙中山对革命者的号召,虽非直接出自本片,但契合影片主题——即使遭遇背叛与失败,仍需坚持信念。
“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也有办不到的事。”
孙中山对革命复杂性的感慨,暗示单纯依靠军事力量难以实现国家统一。
“愈挫愈奋,愈老弥坚!”
影片对孙中山精神风貌的总结,展现其在逆境中坚守理想的革命家风骨。
《非常大总统》以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为棱镜,折射出中国近代史的动荡与希望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革命者从不在失败中沉沦,而是在挫折中校准方向。影片结尾,孙中山立于永丰舰头,身后是波涛汹涌的珠江——这一画面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,更是对未来的宣誓:只要信念不灭,革命的火种终将燎原。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孙中山的致敬,更是对所有在困境中坚守理想者的赞歌。
展开全部历史教育价值:影片成为80年代中国大陆传播辛亥革命史的重要载体,据记载,多地中小学组织观影并开展“孙中山精神”讨论。
展开全部文化意义:张晓敏因饰演宋庆龄获百花奖,其“神似形不似”的表演被评价为“超越外形的精神复现”。
国际反响:1987年入选戛纳电影节“一种关注”单元,成为华语历史片海外传播的早期范例。
导演阐述
孙道临曾表示:“我想拍的不是历史教科书,而是一个人在绝境中如何重新找到光明的故事。”影片通过孙中山的失败与觉醒,传递“革命需与人民同行”的永恒命题,至今仍具现实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