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七位导演陈凯歌 / 张一白 / 管虎 / 薛晓路 / 徐峥 / 宁浩 / 文牧野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,祖国经历的无数历史经典时刻中汲取灵感。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,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。聚焦在重大事件和时代背景下,普通人与国家之间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密切的联系,唤醒全世界中国人的共同记忆。
七位导演陈凯歌 / 张一白 / 管虎 / 薛晓路 / 徐峥 / 宁浩 / 文牧野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,祖国经历的无数历史经典时刻中汲取灵感。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,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。聚焦在重大事件和时代背景下,普通人与国家之间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密切的联系,唤醒全世界...(展开全部)
1. 《前夜》(1949年开国大典)
台词:
“立国大事,必鞠躬尽瘁!”(林治远)
“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?是二十八年革命,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!”(老杜)
意义:
工程师林治远为保障国旗顺利升起拼尽全力的台词,凸显建国初期的集体信仰与责任感。老杜的怒吼则将国旗升起的物理动作升华为对革命历史的致敬,强调“每一针一线皆是血泪铸就”的民族记忆。
2. 《相遇》(1964年原子弹研发)
台词:
“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。”(高远女友)
“起风了。”(高远隐晦回应身份)
意义:
原子弹科研工作者高远(张译饰)因保密任务与爱人“无名相认”,台词以克制的留白映射一代科研人的无声牺牲。“起风了”暗喻时代浪潮中个体如尘埃般隐没,讴歌“无名者”为大国重器奉献青春的悲壮。
3. 《夺冠》(1984年女排奥运夺冠)
台词:
“爸爸,咱们家的天线太烂了!”(冬冬)
“女排夺冠了,我太激动了!”(弄堂邻居)
意义:
小男孩冬冬在个人情感(暗恋小美)与集体荣誉(扶天线保障邻里看直播)间的挣扎,通过稚嫩抱怨呈现普通人对国家荣耀的朴素认同。弄堂里的欢呼声则浓缩了改革开放初期全民昂扬的精神面貌。
4. 《回归》(1997年香港回归)
台词:
“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,对我们来说是开始。”(中方外交官)
“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,这是我们的底线!”(安文彬谈判)
意义:
外交官安文彬(王洛勇饰)的强硬声明,直指主权交接的庄重性。修表师傅华哥(任达华饰)校准时间的执念,象征香港漂泊百年后终于与祖国“分秒不差”的历史性同步。
5. 《北京你好》(2008年奥运会)
台词:
“歪(娃)老汉,额(我)要摸一哈(下)栏杆!”(四川男孩)
“您这票哪儿来的?萨马兰奇送的!”(张北京)
意义:
出租车司机张北京(葛优饰)的市井幽默与汶川男孩的方言台词碰撞,将奥运盛事与个体创伤巧妙缝合。男孩“摸栏杆”的愿望,隐喻普通人对国家仪式的情感参与,彰显灾难后的民族凝聚力。
6. 《白昼流星》(2016年神舟返航)
台词:
“孩子们,那是你们的星星。”(老李)
“要是有一天,人们能在白昼看到流星,穷人的日子就该变了!”(传说台词)
意义:
扶贫干部老李借航天奇迹感化流浪少年,台词将科技壮举与乡土希望相连。“白昼流星”既是神舟返回舱的比喻,也象征扶贫工程如流星般照亮边缘群体的命运。
7. 《护航》(2015年阅兵)
台词:
“给我整个8!(飞最难的动作)”(吕潇然)
“正因为你是最好的,才选你当备飞!”(队长)
意义:
女飞行员吕潇然(宋佳饰)的“不服输”台词,展现当代女性突破性别桎梏的英姿。备飞身份的设定则升华主题:真正的荣耀不仅在于台前闪耀,更在于甘当幕后基石的集体主义精神。
2对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的想法